游客发表

海南周刊 | 喜闻猿声啼不住!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至5群35只

发帖时间:2024-05-06 11:31:29

原标题:海南周刊 | 喜闻猿声啼不住!海南恢复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至5群35只

编者按

海南长臂猿是周刊住海种群至群海南岛特有物种,已在本岛居住了一万年以上,喜闻是猿声世界上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之一。9月5日下午举行的南长海南长臂猿喜添婴猿中国海口-法国马赛联合新闻发布会传来好消息——海南长臂猿“家族”又添两只婴猿,种群数量增加至5群35只,臂猿延续了近年来“猿”丁兴旺的数量良好势头。本期海南周刊带你了解40多年来海南长臂猿种群恢复之路及相关方的海南恢复付出和努力。

2007年

2009年

“呜,周刊住海种群至群呜,喜闻呜……”像是猿声在试探,又像是南长高声放歌前的开嗓,每天清晨6时许,臂猿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的数量茂密雨林中,总会传来几声猿啼。海南恢复还未等人反应过来,如口哨般的清亮长音中,又多出几声颤音,音量由低渐高,响彻整个山谷。

几乎所有生活在霸王岭山区的村民都知道,那是海南长臂猿睡醒了。

过去千百年间,这群海南岛上真正的“原住民”,曾肆意穿梭于全岛各地的原始森林,之后却在人类的步步紧逼下向中部山区节节后退,甚至一度被推到灭绝边缘。

好在,从杜绝人类偷猎到加强栖息地修复与保护,近几十年来,社会各界都在为保护海南长臂猿作出积极努力。而随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一份更完善、可持续的海南长臂猿保护方案正呼之欲出。

2016年

保护迫在眉睫

为了获取更多粮食和发展经济,人类曾不计后果地开垦山林、修桥铺路。当一片农田或一条公路出现在原始雨林中,树林与树林之间形成的空隙,便成了海南长臂猿无法逾越的鸿沟。

“它们是一种树栖动物,无论是睡觉、玩耍、觅食,还是‘谈恋爱’和生子,生命全过程几乎都在树上度过。”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退休职工陈庆追着猿啼跑了半辈子,早已摸清这群雨林精灵的作息规律,直言自己从未见过海南长臂猿下地。

这意味着,树之于海南长臂猿,如同水之于鱼。

2020年

这一表述在诸多调查报告中得到佐证,譬如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江海声在《海南岛海南长臂猿分布的变迁及成因》一文中指出,海南热带雨林覆盖率从20世纪30年代的将近50%缩减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不到10%,海南长臂猿的分布区占比也随之由46%缩减至0.16%,可见两者关系之密切。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海南长臂猿分布面积的缩减速度比热带雨林面积的缩减速度要快得多。专家们认为,这是由人类的猎杀直接导致的。

“过去一些老百姓认为长臂猿的肉有保健作用,用长臂猿前臂骨头做成的筷子能辨食物毒性,而它们的爪子可以驱邪。”霸王岭林业局原局长洪德威曾回忆,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霸王岭仍有海南长臂猿被盗猎。

这让他们感到无比痛心,同时愈发意识到:保护海南长臂猿,已迫在眉睫。

20世纪70年代,霸王岭林业局决定停止在海南长臂猿经常活动的区域开展采伐活动,并于1977年底在林区内建立海南长臂猿保护站,拨出部分营林经费作为保护费,抽调5名职工去看护海南长臂猿。

划出一块数千公顷的林地,只为保护几只动物?彼时,一些人发出质疑甚至反对的声音。在重重压力下,海南长臂猿的保护工作由此起步。

2021年8月的一天,霸王岭林区东崩岭,一只雌性海南长臂猿抱着一只幼猿坐在树枝上。本组图片为近年来海南日报记者或相关机构拍到的海南长臂猿“母子”同框照。图/苏晓杰 李天平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

栖息地“难尽猿意”

由于保护站的级别不高,老百姓盗猎的事件仍时有发生。在老一辈霸王岭人的奔走疾呼下,霸王岭海南长臂猿省级自然保护区终于于1980年正式成立,并自1988年起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长臂猿栖息地保护工作加快推进的同时,越来越多科研人员选择扎根于此,实施海南长臂猿的种群生态、栖息地结构、生态学及行为特征、采食植物等多个科研项目。

正是在基本掌握海南长臂猿生活栖息规律的基础上,各级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推出了行之有效的保护对策。

自2002年起,海南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强化野外巡护监测,指导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签订社区共管协议书;2003年,编制出台《海南长臂猿保护状况调查及保护行动计划》;2005年,启动实施海南长臂猿栖息地改造工程,通过恢复天然林、改造次生林,陆续改造修复海南长臂猿栖息地5000多亩,种植各种海南长臂猿喜食的乡土树木超过30万株。

单独成片的雨林之间的空隙填补上后,监测人员欣喜地发现,海南长臂猿由相对高海拔区域向低海拔区域过渡、由原始林向次生林发展、由严格回避人类活动区逐步向村庄边缘靠近,活动觅食区域明显扩大。

然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对单一碎片化栖息地的修复改造,并不能完全满足海南长臂猿种群不断扩散、增长的需求。

“目前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海拔偏高,而且在旱季,雨林里只有鸭脚木、高山榕等少部分植物能产果,海南长臂猿的部分家族群会遇到觅食困难。”在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项目“海南长臂猿繁殖生物学研究”课题负责人周江看来,当一片雨林有合适的海拔与地形,在不同季节都能提供充足的食物资源,食物资源分布合理时,才称得上是高质量的栖息地。

4群30只左右海南长臂猿长期栖息于霸王岭林区内仅1600公顷的斧头岭区域,对于这群小家伙而言实在太过拥挤。

由此,也引发专家们的担忧——被迫挤在狭小空间里的猿群出现近亲通婚,而这样的繁殖遗传方式,将直接影响种群遗传多样性,从而造成种群生存力下降。

2003年10月,霸王岭林区,一只雌性海南长臂猿抱着幼猿在树枝上。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种群数量渐恢复

一只通身金黄的海南长臂猿抓住绳索,“嗖”地一下便滑到了另一片雨林的树冠间。在斧头岭,类似这样的场景如今正频繁上演。

帮助海南长臂猿跨越深谷的绳索是生态廊道的一种,也是我省为海南长臂猿搭建生态廊道的有益尝试。自然中国旗下期刊《科学报告》去年10月曾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人造绳桥或有利于保育行动。

自海南启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及正式建设工作以来,我省编制《海南长臂猿生态廊道试点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自然恢复、人工辅助修复、猿食植物补植等措施建设生态廊道,逐步连接起斧头岭等现有栖息地与周边潜在适宜栖息地。

去年8月18日6时31分,安装在霸王岭雨林里的一台红外相机拍到一雄一雌两只成年海南长臂猿的“同框”照片和视频,证实新形成的E群已扩散至距离斧头岭10公里外的东崩岭。10天后,红外相机拍到,E群中的雌猿诞下一只幼猿,意味着这个小家庭基本稳定下来。

“东崩岭海拔在600米到700米左右,是一片恢复良好的次生林,属于海南长臂猿的理想栖息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公园处负责人洪小江直言,这一发现说明原栖息地与新栖息地之间存在扩散通道,释放出海南长臂猿拥有扩散到新栖息地能力的利好信号。

可喜的是,今年3月2日和3日,监测人员再次发现,B群和D群各新增一只婴猿,分别为7月龄和6月龄。持续的监测显示这两只婴猿健康状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

2020年9月3日,白沙黎族自治县斧头岭,一只海南长臂猿四处张望。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至此,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已恢复至5群共35只。

这一讯息意味着什么?只需大致回顾一下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恢复史,便能找到答案。

20世纪70年代末,海南长臂猿仅存2群7-9只;1998年,调查发现海南长臂猿数量为4群19只;仅过了5年后的2003年,这一数字锐减至13只;到2013年,海南长臂猿数量增长至3群23只;2019年底的一次监测显示,海南长臂猿数量增长至4群30只。

几乎用了长达40年的时间,海南长臂猿才从2群7-9只增长至5群35只,种群数量恢复之艰难,可见一斑。

“海南长臂猿和热带雨林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合理良好的机制体制和有力的资源保障是这项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黄金城期待,随着科学有效的海南长臂猿保护和研究机制逐步建立,未来“猿家”喜事还会接二连三。

海南“猿”住民的前世今生

作为人类的近亲,猿类早在渐新世就已出现在地球上。

没有人知道第一只长臂猿是什么时候出现在海南的,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种灵长类动物在本岛居住了一万年以上。

1992年底,考古学家在对三亚落笔洞这一石器时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采集到一批动物化石,其中便包括长臂猿的下颌骨及牙齿。

专家分析认为,喜热畏寒的长臂猿很有可能是在晚更新世大理冰期来临时,通过陆桥迁徙至海南岛,之后又在长期的地理隔离分化下,形成了独立的长臂猿物种——海南长臂猿。

一张1898年9月摄于海口的照片中,一只长臂猿十分显眼。资料图

长期致力于海南岛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的专家颜家安,在其撰写的《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一文中提到,他调查了1511年至1934年之间的29种海南方志,发现琼州府、崖州、儋州等的府志、州志、县志均记载有猿,可见分布之广。

本岛方志中,海南长臂猿曾以“猨”“通臂猿”“乌猿”“石猿”等名称出现,其中“猨”是“猿”的古称,“通臂”形容猿之臂长,“石猿”指猿之小者,“乌猿”则因成年雄猿通体黑色而名之。这些民间俗称并不具备动物分类学意义,且叫法五花八门,说明当时人们对这一物种的认识仍十分有限。

关于海南长臂猿的系统研究,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826年,美国动物学家理查德·哈伦将其命名为Hylobates concolor concolor(黑长臂猿指名亚种),模式标本产地不明,只指出可能产于海南或越南。

1892年,英国动物学家菲尔德·托马斯根据来自海南的一件标本,将其首次定名为一个新种——Hylobates hainanus(海南长臂猿)。

但在此后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海南长臂猿从被归为西部黑冠长臂猿,到被置于东部黑冠长臂猿种下,再到被认为是来自东京地区黑冠长臂猿的一个亚种,其分类地位始终存在争议。

直到1996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宿兵等人通过测定粒线体DNA控制区序列,确认海南长臂猿已进化为独立种。这一结论在之后被多次证实,至此,海南长臂猿的“身份”终于获得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李梦瑶)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